- +
人民新媒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甲骨文  >  

甲骨文与古陶瓷的渊源系列(一)一一楚雄陶瓷历史由来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甲骨文是锲刻文字,在出土于小双桥的朱书陶文则是目前所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这些陶器表面书写的“朱书陶文”,约有8个字。

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最主要文化遗存之一,就是原始陶器——素陶和彩陶。陶器几乎是在人类进入石器时代之后,就开始在各民族和各文化中产生和发展,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在用火炙烤泥土的时候,意外发现陶土会变得十分坚硬,这就产生了陶器,称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器具。

陶器也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时代和地域信息。陶器的出土时间和地点可以帮助确定甲骨文的年代和地区,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甲骨文陶器作为中国古代陶器文化和文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文化意义,也具有历史意义。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信仰、政治等多方面的文化特征,而且为后代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研究资料,对于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种”测年资料,郑州小双桥遗址绝对相当于公元前1435年-公元前1412年,距今3400多年。

云南楚雄先后出土了5亿到6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3.5亿年鱼化石,1.8亿年前的恐龙化石。楚雄陆丰的古猿化石距今800万至1.2万年。元谋古猿距今600万年,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标本,为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以及环境提供重要的资料。元谋发现生活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齿化石,表明了楚雄州是世界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元谋大墩子遗址,永仁菜园子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牟定出土黑陶、灰陶、青花,姚安弥兴的瓦罐厂,南华县孙家屯古墓出土的陪葬陶器,禄丰三家村古瓷窑遗址及双柏的土陶制品等等即印证了楚雄人在4000年前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就能制造和使用陶器。

姚安在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页即在大约公元前286年,楚将庄踽率一支队伍入滇池地区、以兵威定其地,建立古滇国,又使部将周小卜收滇西诸部落,周小卜战死姚安,后人立祠祀之。这支农民起义军把楚国的先进文化和制陶等生产技术带到楚雄各地,渐渐随着各朝代的制陶文化的渗透让陶艺更加完善。

姚安县文化馆王馆长向我介绍姚安制陶的历史。

人民新媒网: 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
投稿邮箱:rmxmw_cn@163.com

为您推荐

走进姚安光禄古镇系列故事(11)一一坐看风云变幻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光禄 源于官名。宋代大理国相国高泰明因对国家有功,曾被褒奖为晋秩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

王建钢让甲骨文走进楚雄彝人古镇系列(1)

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从版纳本欲回昆明,2天跑了一千多公里,都是翻山越岭,为了体验一道道那山来哟一道道水,蛇形小道...

王建钢让甲骨文化走进西双版纳曼广龙寺庙系列(2)

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曼广龙寺庙主持都比温扁拿出已有5百多年的镇庙之宝一一写在棕榈树叶上的佛经! 大法师用傣文为我...

让甲骨文化走近傣族1孔雀公主一一刀美兰老师(1)

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由于我在西双版纳遍访傣族传承民族文化名人,在朋友安焕国的提醒下,今天特意去采访傣族家喻户晓的...

王建钢让甲骨文化走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系列(2)一一野象谷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古有“乘象国”之称的西双版纳,如今依旧能见到大象的身影,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最为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