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邢梦潺 申静思
2023年7月31日,由“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办的“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次会议的目的,旨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董振华教授;中央党校哲学部原主任庞元正教授、原副主任侯才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原副主任王伟教授;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刘余莉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主任齐惠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社会建设研究所所长高冬梅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伦理学教研室副主任王乐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谭英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专家张孝德教授、学习时报经济社会部负责人、正高编审储峰教授;以及云南省文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冉庚文、山东建筑大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秦芳、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萧淑贞、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龙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王瑾、云南省文山市委教育工委陈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王芳博士、聂菲璘博士、罗嘉羽博士、郭家瑞博士、邢梦潺博士和成员申静思博士、王晓杰、熊雅昭、寇膑方、郭光远等。会议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持工作副主任董振华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教授致欢迎辞。孙教授指出当前正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会议主题正是在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文化底蕴,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中国治理、构建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理念。此外,他还指出青年是思想解放的先锋,青年人的价值观代表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的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要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来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深受中华文化滋养的时代新人,这样未来才能真正起到文化传承和文化引领的作用。
刘余莉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她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维度、文化根源、思想理念、文明特征四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阐发。
第一,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维度而言,刘教授指出对“中国式现代化”从时间、空间、文明三重维度进行全面研究,才可以建立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应有的跨度、广度和高度,树立起应有的眼光、胸襟和格局。所谓时间维度,即强调应从五千年历史考察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所形成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和价值。所谓空间维度,则强调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时,要将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囊括其中。所谓文明维度,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文明新形态,因而,要注重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来把握。
第二,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源而论,刘教授则强调在对中西方文化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根源和思想理念。详言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形而上基础来看,“志于道”的形而上依据以及“一体之仁”的思维方式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文化根源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关键:正是因为以道治国,才能得道者多助、顺天(即天道自然的规律)者昌,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连续性;在顺应天道的前提下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革故鼎新,而非陈陈相因,故步自封,才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创新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培养了“协和万邦”的博大眼光和“家国天下”的开阔胸襟,形成了世界大同、胸怀天下的文化传统,对内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外形成的是“万国来朝”的国际局面,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化是“志于道”“合于道”的文化,怀抱着开放的态度和和而不同的精神,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中合于“道”的部分相互吸纳融合,有悖于“道”的部分则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淘汰,“志于道”“合于道”的特点不仅使中华民族在文明互鉴、文化交融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自信,也避免中华文明被其他文明所反噬,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包容性;“天道好生而恶杀”,按照天道处理国际关系,必然采取慎战、不战的态度,“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国虽大,好战必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中华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和平性。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视角来看,“庶之”“富之”“教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制度层面来看,选贤任能是政治与教化合一体制下,实现良好有效道德教化的关键。
第三,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理念而言,对“中国式现代化”蕴藏的精神气质的准确解读和阐释,有助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第四,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根源和思想理念的梳理,同时结合“西方之乱”及其背后的根源,可以归纳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特征。这些文明特征可以用“三个统一”“三个结合”“三个超越”来概括:治道与政术的统一、传承与发展的统一、历史与未来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求大义超越逐小利、王天下超越霸天下、普遍性超越特殊性。
齐惠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从大一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她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与大一统的内在关联;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如何继承和创新大一统传统的;三是大一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形成、巩固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她强调了三个重点研究内容:一是对大一统的内涵、价值和历史演进进行学术阐释;二是论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发展的实践性和发展任务的现实性;三是从学理上系统性地阐释多民族的大一统可大、可久、可安的原因。
高冬梅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通过对理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研究动态的梳理,认为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源和实现路径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很大。她重点讲述了三点内容,一是追溯中华民族从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思想脉络的嬗变过程;二是系统梳理中华民族实现损有余而补不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制度机理;三是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直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功能价值。
王乐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富之、教之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她从主体、主责、主业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发言。就主体而言,她指出通过基础调研对当今中国、世界不同层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状有一定把握,从而确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体,即如何去确立、看待和评价文明。就主责而言,王老师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庶、富、教”思想所孕育出来的富之教之理念的内涵要求与基本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二是富之教之理念的哲学基础与政治逻辑。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就主业而言,运用观念史研究方法,对“富之教之”的内涵、外延进行多重分析,从历史观念变迁中探求其逻辑框架。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变迁发展中系统探析“富之教之”是如何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社会发展观念。再次,探寻富之教之理念与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的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谭英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谭教授阐述三个问题,一是从认识层面阐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成逻辑和规律;二是从实践层面阐述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与如何培养新时代现代化的生态人。三是从战略层面阐述古代遵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国生计发展策略,为人类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中国智慧。
储峰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从协和万邦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她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协和万邦”实践与思想源流,分析历代盛世“协和”成就形成及衰落的原因和条件;第二,审视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对于我国传统社会结构及文化的影响;第三,探讨中国共产党对于“协和万邦”思想”的继承、转化与落实以及其间所遇困境与应对;第四,阐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内涵、实践与效果以及不同文化对其的误解与扭曲;第五,提出新时代中国智慧化解上述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张孝德教授对储峰教授的发言从两个方面进行补充。其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对当今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要能为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文明形态做出重大矫正与重建。因此,应充分挖掘当今世界文明危机的哲学文化和制度根源,以期为中国式新现代化的建构贡献力量,为世界文明新形态的重塑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其二,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张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体是要超越不同经济制度的,是基于人类共同价值、共同理念背景下的共同体。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几千年传承的生命平等而提出的,这已经给人类提供了一种高维度的新平等观,即天地万物平等。因此,在张教授看来,只有从“宇宙大生命”观视野下出发,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文明,才能化解当今的环境危机;只有基于人类文明共同体这样一种共赢共建、共识的新文明模式,才能够化解西方单极思维造成的这种和平背景。
会议下半场由特邀专家对以上发言内容进行点评:
庞元正教授认为把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内容结合起来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题目,但是课题组从三重维度、形而上学基础、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思想理念以及世界意义等方面梳理此二者之间的关联,既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且立意高远、见解独到、新意迭出,能够系统全面、提纲挈领地揭示出二者之间的深层联系,这是相当成功且值得充分肯定的。另外,庞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第一,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出发研究问题;第二,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作;第三,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新的阐释。最后,关于如何做好“两创”转化工作,庞教授也谈了自己的两点感想,一者,研究要落脚到对中国社会、中国现代化实践中问题的解决上来;再者,做好“两创”工作,既要有文化自信,同时也要善于借鉴国际经验。
侯才教授在发言中强调,首先,在研究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其作用还需要再认识;其次,在研究文化底蕴时,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竟要继承弘扬哪些内容,他强调“为道之学”解决的是本体论和存在论的问题,“为政之道”和“成人之道”则分别关涉到社会的有序治理及个人的安身立命,因此,这三者之间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研究中要特别突出对这些内容的挖掘与阐释。
王伟教授认为要想真正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能够自觉调整提升知识结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尤为必要,从而逐步创新出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模式。其次,王教授认为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的探索与建构,既要有广阔的研究视域,同时也要有直面问题的魄力与能力,希望学者们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剖析现实问题,从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做出更为深入细致的阐发。最后,王教授还建议在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研究取得丰硕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有真正为党中央建言献策的使命担当。
孙华教授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高阶性,即能够站在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创新的高度思考问题,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二是创新性,即要特别注重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结合问题;三是挑战度,即积极探索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提炼、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使中国文化更加自尊和自信地走向世界,从而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最后,董振华主任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并对进一步深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研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自说自话;二是要坚持自信自省,既要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也要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这一点不能偏离;三是要善于学习借鉴,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包容的胸怀,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全面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来源:公众号“刘余莉”
责编:楠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