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新媒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甲骨文  >  

甲骨文与古彝文的渊源系列(一)——共源于象形文字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用甲骨文、彝文写彝族两字

人脱离了类人猿的属性以后利用大脑的功能把石头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人类经过蒙昧时期而为野蛮时期又进而为文明时期。

社会生产有了空前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复杂了,密切了,语言不能够满足需要,便产生了文字(记载语言的符号),最初是象形文字,


​如画一只眼睛是目、画一个圆圈放几条毫光为日,应该说不仅汉字如此,彝文也是如此,彝文的头字、画一个脑袋下面有一根脖子解释彝文的脸,画一个鼻子旁边有两只眼睛即是。


​象形文字不够用了,汉字就有了会意、转注、指事、假借,形声等所谓的六书,总之文字是由少而多,有不完备而完善,由不成熟而成熟,代代相传经过许多无名作家的创造完成的。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是聚在祖国的西南滇、黔、川、贵四省区的主要兄弟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古老的文字 。

其书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彝文及其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保护的组成部分,它为保存传播彝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民族步入文明社会阶段的主要标志,如果″弥勒老虎山岩画”能判定为3000年前的产物,那么彝族文字的产生成熟年代基本上和汉族的甲骨文字同属一个历史的阶段。

 

在汉以后用彝文记载彝族文化历史是确凿无疑后,而且是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汉彝渊源关系一脉相承,龙是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神物,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彝族是崇龙尚虎的民族,是龙虎的民族,汉彝的图腾崇拜是相通的,汉彝文字同属于表意方块字,其造字的基本原理相同,两民族间存在渊源关系且有亲缘关系,汉彝至远古以来就是兄弟,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便产生了文字,那时候没有纸,而是刻在陶器上,半坡、临潼、姜寨、二里沟等地出土的陶器上都有这种文字,有的完全相同,有的大同小异,笔画字体基本一样。

我国的甲骨文专家、科学院院长郭沬若先生断完陶文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最原始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的老祖宗同时也是古彝文的老祖先。

作者简介:

▲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艺评家)

王建钢,网昵瓦尔特 江苏人,祖籍山东威海。中国甲骨文研学者,中国甲骨文化传承先锋,书画艺术评论家,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中国影评学会会员,中华武术协会会员,王者风范文化部落创始人。上海王者风范文化传媒董事长,曾经的战地记者而今的新闻媒体人、自由撰稿人、网络作家、书画家、学者、社会达人。有多篇论文,杂文,诗歌,散文发表在国内期刊杂志上。有千余篇有关甲骨文方面的学术性论文,甲骨文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国际书画展并获奖,其中《大风歌》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来源:人民新媒网

责编:董建兴

【人民新媒网】 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 投稿邮箱:rmxmw_cn@163.com

为您推荐

走进姚安光禄古镇系列故事(11)一一坐看风云变幻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光禄 源于官名。宋代大理国相国高泰明因对国家有功,曾被褒奖为晋秩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

甲骨文与古陶瓷的渊源系列(一)一一楚雄陶瓷历史由来

作者/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甲骨文是锲刻文字,在出土于小双桥的朱书陶文则是目前所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这些陶器...

王建钢让甲骨文走进楚雄彝人古镇系列(1)

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从版纳本欲回昆明,2天跑了一千多公里,都是翻山越岭,为了体验一道道那山来哟一道道水,蛇形小道...

王建钢让甲骨文化走进西双版纳曼广龙寺庙系列(2)

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曼广龙寺庙主持都比温扁拿出已有5百多年的镇庙之宝一一写在棕榈树叶上的佛经! 大法师用傣文为我...

让甲骨文化走近傣族1孔雀公主一一刀美兰老师(1)

王建钢(中国甲骨文研学者) 由于我在西双版纳遍访傣族传承民族文化名人,在朋友安焕国的提醒下,今天特意去采访傣族家喻户晓的...
返回顶部